微信公众号
电力分类
聚合资源削峰填谷!西部(重庆)科学城虚拟电厂正式发布
编辑人: | 2024-09-04

9月3日,西部(重庆)科学城新型能源体系项目正式启动,未来,将聚焦管理平台、智能技术、运营模式、产业集群四个维度,构建绿色智能的城市能源新生态,推动能源高效利用与智慧运营。同时,科学城虚拟电厂平台发布,将实现分布式能源、储能设施、可控负荷等多种资源的聚合和优化调度,确保用电稳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电力需求。

西部(重庆)科学城新型能源体系项目正式启动。首席记者张亦筑摄

今年初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基础

据介绍,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各地能源转型已进入全面加速期。重庆能源结构以火电为主,当前,本地电力生产能力与需求之间存在缺口,亟需通过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缓解供需矛盾。

“近年来,科学城高速发展,现有配电网承载压力较大,随着未来人口进一步增长,用能需求将不断攀升。”西部(重庆)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型能源体系项目的启动,将保障能源供应的稳定性,适应能源需求的多元性,推动能源利用的高效性,致力于打造西部绿色化、智能化、数字化新型能源城市范本。

按照规划,科学城将于今年初步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基础,2025年推动新型能源体系的规模化和多元化发展,2027年实现新型能源体系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引领。

活动现场,重庆科学城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学城城市运营集团”)与中石化销售重庆石油分公司、潼南区国资运营中心、中电建路桥西南投资公司、中建西部建设一公司、清安储能、中建科工智慧停车、重庆北兴电力、渝快充等9家企业进行了西部(重庆)科学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企业战略合作签约。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与科学城城市运营集团还进行了“绿色金融战略合作伙伴”揭牌。据悉,国家开发银行重庆市分行将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绿色金融贷款支持,助力西部(重庆)科学城加快绿色可持续发展。

“看不见”的电厂已聚合用户170个

据悉,此次发布的虚拟电厂是清安储能与科学城城市运营集团合作研发的重大创新成果之一,也是科学城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现场,清安储能副总裁王沅馗对虚拟电厂平台功能进行了详细解读。

记者了解到,虚拟电厂相当于是一座基于能源互联网技术的“看不见”的电厂,作为连接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重要桥梁,能通过聚合可再生能源和储能设施,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从而降低碳排放,推动区域绿色发展。

它还能够有效解决新能源供给间歇性与用户用电需求持续性之间的矛盾,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例如,在用电低谷时储存多余的电力,在用电高峰时释放出来,从而削峰填谷,调节电网频率和电压,增强电网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西部(重庆)科学城虚拟电厂平台界面。受访者供图

王沅馗介绍,目前,该虚拟电厂平台深度融合了新型储能控制技术、智能充电技术、智慧能源管理技术以及先进的能源互联网和新型电力系统相关技术,采用“智慧云端平台+高效本地控制+智能终端”的系统架构,具备安全可靠、智能友好和灵活高效等特征。

据了解,7月25日,重庆市虚拟电厂正式上线,西南地区首个上线运行的省级虚拟电厂平台,将以“1+N”模式建设发展,“1”即全市虚拟电厂运营服务平台建设,“N”即选取代表性区域或项目进行试点。

目前,科学城城市运营集团已获得售电资质,截至目前,科学城虚拟电厂平台已累计聚合用户170个,累计参与需求侧响应8次,累计响应总量18.3兆瓦,产生经济效益超30万元,为重庆迎峰度夏提供了有力支持。

已建成全市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站

据悉,经过前期的布局与探索实践,西部(重庆)科学城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果。例如,已建成全市首个集“光伏、储能、充电、放电、换电、电池检测”于一体的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站 ——“科城智充・龙马超充站”。该超充站内所有车棚都安装了光伏发电板,年发电量达50余万千瓦时,各式充电设备可满足180台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站内的换电站还能支持40余台换电重卡换电需求。

此外,科学城还积极探索“充电超市”示范站,以“聚合资源,联动发展”为理念,汇集多家充电桩品牌,为用户提供多样化、便捷的充电选择。同时,打造分布式智能微电网示范园区,集成了能源生产、传输、消费与储能功能,确保园区内能源的高效供给与使用。

“当前,全球正处于能源格局重塑的关键节点,我国在发展新能源产业上已取得显著成效。”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不过,随着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及智能超充等产业的迅猛发展,电网发电侧的波动性在持续增加,用户侧负载能力受到极强的挑战。 因此,聚合各类资源,实时进行电力调控的新型能源体系与虚拟电厂,已成为新型能源转型与低碳发展的核心。

在他看来,西部(重庆)科学城可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为契机,聚合区域内外能源公司、用能企业,助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将学术研究与产业实践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探索一种全新的能源利用模式,打造全国绿色能源转型标杆。

 

信息来源:重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