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
今年以来,电力行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电力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及“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弘扬电力精神,攻坚克难,统筹做好保供电、促转型、稳投资、优服务等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强电力保障。前三季度,全国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电力消费稳中向好,电力供应持续绿色低碳转型,电力供需总体平衡。
一、2025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情况
(一)电力消费需求情况
7、8月连续两月全社会用电量历史性突破万亿千瓦时。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7.7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一、二、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5%、4.9%和6.1%,同比增速呈逐季回升态势。三季度各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8.6%、5.0%和4.5%,7、8月全社会用电量连续突破万亿千瓦时,创历史新高。
一是第一产业用电量实现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第一产业用电量11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3.3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8.7%、8.6%、12.6%。前三季度,畜牧业、渔业、农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5.3%、9.6%、6.6%。近年来,农林牧渔业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用电量持续较快增长。
二是第二产业用电量逐季回升。前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4.9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3.2%,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46.9%。一、二、三季度第二产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1.9%、2.9%和5.1%,呈逐季回升态势。三季度,第二产业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51.0%,是拉动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动力。前三季度,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2%。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5.9%,高于同期制造业平均增长水平2.7个百分点,延续转型升级趋势。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长9.5%,9个子行业实现用电量正增长,汽车制造业(14.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2.8%)、通用设备制造业(11.9%)、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10.1%)实现两位数增长。消费品制造业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0.9%。三季度,消费品制造业中的12个子行业中有11个实现用电量正增长,其中食品制造业(5.8%)、家具制造业(3.9%)、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3.6%)、农副食品加工业(3.4%)用电量增速相对领先。四大高载能行业前三季度用电量同比增长1.6%。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分别增长3.8%、3.7%和1.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但三季度降幅较上半年收窄3.2个百分点。
三是第三产业用电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用电量1.5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5%,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9.4%,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30.9%。一、二、三季度同比分别增长5.2%、9.0%、8.3%,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在充电基础设施、5G基站建设等快速拉动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16.1%)、批发和零售业(11.5%)用电量同比增速超过10%。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同比增长29.8%,充换电服务业同比增长45.2%。
四是三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规模创新高。前三季度,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1.2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6%,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15.9%,对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为19.1%。一、二、三季度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8.6%、9.3%、6.4%。三季度,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仅次于上年,在持续高温高湿天气影响下,全国大部分地区夏季负荷屡创新高,拉动三季度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规模超5000亿千瓦时,创季度用电量规模历史新高。
五是全国30个省份用电量同比正增长,东部和中部地区用电量增速超过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前三季度,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5.1%、5.1%、3.6%和4.4%,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用电量增速相对领先,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前三季度,全国30个省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正增长,其中西藏(13.4%)、贵州(7.8%)、河北(7.0%)、山西(6.9%)、浙江(6.7%)5个省份用电量增速排名靠前。
(二)电力生产供应情况
截至9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37.2亿千瓦,同比增长17.5%;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达到60.8%。从分类型投资、发电装机增速及结构变化等情况看,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一是电力投资保持快速增长,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占总新增装机比重超八成。前三季度,全国重点调查企业电力完成投资合计1.04万亿元,同比增长4.4%。分类型看,电源完成投资5987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投资占电源投资比重为79.2%。电网完成投资4378亿元,同比增长9.9%。前三季度,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3.67亿千瓦,同比多投产1.24亿千瓦。其中,煤电新增装机容量3927万千瓦,同比多投产2447万千瓦;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3.01亿千瓦,占新增发电装机总容量的比重达到82.2%。
二是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7.1亿千瓦,同比增长36.4%。截至9月底,火电发电装机容量15.0亿千瓦,其中,煤电12.3亿千瓦,同比增长4.6%,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为33.1%。水电4.4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6297万千瓦。核电6248万千瓦。并网风电5.8亿千瓦,同比增长21.3%,其中,陆上风电5.4亿千瓦、海上风电4461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11.3亿千瓦,同比增长45.7%,其中并网分布式光伏发电5.1亿千瓦,同比增长48.6%。截至9月底,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达到17.1亿千瓦,同比增长36.4%,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46.0%,比上年同期提高6.4个百分点。
三是煤电“增容减量”特点明显,全口径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合计占比超两成。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7.2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其中,规模以上电厂火电、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下降1.2%、1.1%。煤电在装机容量仍在增长的情况下,全口径发电量同比降低2.4%,积极稳妥地向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全口径风电和太阳能合计发电量同比增长27.9%,占总发电量比重为22.3%,比上年同期提高4.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火电、水电发电量同比下降,风电和太阳能贡献了几乎全部的发电增量,充分体现了风光发电对火电等传统发电方式的替代效应。
四是核电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提高,其他类型发电设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前三季度,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发电设备利用小时2368小时,同比降低251小时。分类型看,水电2551小时,同比降低122小时。火电3122小时,同比降低181小时;其中,煤电3269小时,同比降低199小时;气电1677小时,同比降低151小时。核电5846小时,同比提高143小时。并网风电1475小时,同比降低93小时。并网太阳能发电875小时,同比降低84小时。
五是跨区、跨省输送电量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国新增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交流)2.15亿千伏安,同比多投产4605万千伏安;新增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2.51万千米,同比多投产6660千米。前三季度,全国完成跨区输送电量765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全国完成跨省输送电量1.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内蒙古、云南、山西、四川、新疆净输出电量规模均超过1000亿千瓦时。
六是跨省跨区市场开放合作有序放开。前三季度,省内交易电量372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跨省跨区交易电量1195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1%,占跨省跨区输送电量总量的74.2%。今年以来,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建立跨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不断推进,度夏期间,两网相互支援,闽粤联网通道(云霄直流)首次开展交易支援上海、浙江、安徽,实现全时段200万千瓦满送华东,交易电量29.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并通过江城直流应急调度支援四川,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
(三)全国电力供需情况
前三季度,电力系统经受住了夏季持续高温等考验,安全稳定运行,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今年夏季,全国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且呈现高温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极端性强的特征,拉动全国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5.1亿千瓦。通过省间现货、应急调度、需求响应等多项措施协同发力,全国电力供应保障有力有效,供需总体平衡,未出现有序用电情况。
二、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一)电力消费预测
预计四季度用电量增速高于三季度,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左右。国家陆续出台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发力、适时加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预计国民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发展态势,有助于促进电力消费增长。考虑到去年基数偏低影响,预计今年四季度电力消费增速将高于三季度。根据不同预测方法对全社会用电量的预测结果,综合判断,预计2025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约10.4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左右。
(二)电力供应预测
预计2025年全年新增发电装机规模超过5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其中,风光总装机有望超过18亿千瓦。在国家“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持续快速发展,预计2025年全年新增发电装机超过5亿千瓦,其中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规模超过4亿千瓦。2025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预计达到39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6.5%。其中,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有望达到18亿千瓦,占总装机的比重上升至46.5%左右。火电约15.5亿千瓦,其中煤电约12.7亿千瓦。
(三)电力供需形势预测
预计2025年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当前我国电煤供需总体平衡,为今年迎峰度冬提供了较好保供基础。综合考虑需求增长、电源投产、电煤和天然气供应情况,预计迎峰度冬期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局部地区高峰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华北、华东电网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
信息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返回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