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行业要闻
滨化股份拟投建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
编辑人: | 2025-10-09

9月30日,滨化股份公告称,拟总投资14.21亿元,建设滨化集团北海滨华新材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打造打造“新能源+化工”耦合发展样板。项目包含160MW风电、100MW光伏电站,配置130MW/260MWh储能等。

滨化股份表示,为促进利用山东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和无棣县广阔的土地资源及丰富的风、光资源,实现风光新能源的就地就近消纳,构建多元化、智慧化的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打造“新能源+化工”耦合发展样板,加快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公司拟通过控股子公司山东滨化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化新能源”)投资建设滨化集团北海滨华新材料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包括160MW风电、100MW光伏电站,配置130MW/260MWh储能装置,以及110kV升压站(包含智慧能源综合调度管控中心等),总投资14.2081亿元。

据悉,该项目计划在2025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周期2年,光伏和风电的年均利用小时数分别为1338.5小时和2332.4小时。基于自发自用电量4.24亿kWh/年,自发自用含税电价423.7元/MWh,余电收益2048.73万元/年进行经济效益分析测算,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2.06年(所得税后),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7.47%,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7.31%,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均净利润约为5035.47万元。

该源网荷储项目充分结合电源规模和出力特性、汇集条件和送出能力、负荷特性和消纳空间等,优化确定各类电力要素规模与配比,同步建设相应统计体系,对各要素的负荷、电量等进行计量统计,并传输至省调中心,进而保证项目建设符合相应政策、法规,实现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的开发实施的示范性作用。

本项目负荷端依托滨华新材料和蓝润环境总用电负荷,电源端包含国网供电和新能源供电两部分,其中新能源供电端由160MW风电和100MW光伏组成,年均可对负荷端实现绿电直供 4.24亿度,新能源电量在总用电量占比(负荷用电量)63%左右。余电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按照山东省发改委、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印发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实施细则的通知》(鲁发改能源〔2025〕155 号),就地就近消纳模式的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应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管控平台,一体化项目可以作为整体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项目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保障项目收益,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滨化股份称,本项目建成后,所发电力主要在公司子公司山东滨华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滨华新材料”)和滨州蓝润环境资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润环境”)负荷端消纳。滨化股份成立了新能源事业部,结合新能源项目自身特点,通过“外部合作+内部迭代”,已经培养起一支成熟的新能源开发团队,建立了适应“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发展要求的管理体系。依托现有资源及外部合作,滨化股份开发设计了基于项目用电负荷特性的综合能源调控平台,风电、光伏、储能等设备均可采用市场成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