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众号
行业要闻
华北能源监管局:目前河北和蒙西配储项目存在调度运行响应不积极、利用率低,配储市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编辑人: | 2024-07-02

近日,为掌握区内新型储能建设、调度运行、调节能力等方面情况,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充分发挥新型储能在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能源保障中的作用,华北能源监管局自4月份起,开展了华北区域新型储能建设和运营情况调研工作。

经初步汇总,目前河北和蒙西在运共计106座电源侧配储项目,容量为342.73万千瓦/707.77万千瓦时。主要存在调度运行响应不积极、利用率低,配套电网工程建设不协同、涉网性能检测不充分,新能源配建储能市场机制不健全等方面的问题。

下一步,华北局将通过实地调研座谈,进一步掌握各地电网调节能力需求,推动完善规划建设、验收和联调改造,完善储能参与市场化机制,更好的发挥新型储能在促进新能源消纳、电力顶峰能力等方面的作用。

据统计,2020年-2022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平均年增速达到136.3%。2023年,新增投运装机规模同比增长超过260%,近10倍于“十三五”末装机规模。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3530万千瓦/7768万千瓦时,较去年一季度末增长超210%。

储能行业的“春天”开始于2020年,当时不少省份出台文件要求大型光伏电站按一定比例配置储能电站。由于各地政策不同,光伏与储能的装机量比例在20:1到5:1之间。按照当时集中式光伏电站新增装机量约33吉瓦计算,就带动了7吉瓦的储能电站业务。

随着新能源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对调节能力提出更大需求。为了提升新型储能利用率,发挥新型储能调节作用,国家能源局坚持‘问题导向、系统观念’,细化政策措施,印发了《关于促进新型储能并网和调度运用的通知》,旨在规范新型储能并网接入,推动新型储能高效调度运用,对电网企业、电力调度机构、新型储能项目单位提出了具体要求。

近年来,新型储能建设呈现爆发式、规模化发展态势。经梳理资料发现,超过20个省份发布5%—20%、2—4小时新能源配储要求,其中河北、湖北、安徽、天津、甘肃等地提高了配置比例,贵州、甘肃等地提升了配置时长,浙江、河南、河北、广西、山东、湖南等地提出了分布式配储要求。

尽管新型储能发展迅速,但利用率较低、盈利模式不成熟,是当前阻碍新型储能规模化发展的“绊脚石”

为了应对利用率较低的问题,有业内人士建议主管部门出台专项政策,“源网荷储”项目按需优化配置储能,源储项目根据调峰、调频、消纳需求配置储能,电网侧项目在卡口区域根据重过载情况配置共享储能,用户侧项目根据经济性配置多元化储能,各要素一体规划、同步投运。

2024年,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压舱石,其正随着新能源渗透率的不断提高而变得愈发重要。

 

 

 

信息来源: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